笔趣阁 > 庆鱼年GL:公主不为妾 > 168、庆鱼年[一六八]

168、庆鱼年[一六八]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庆鱼年GL:公主不为妾 !

    庆鱼年:[一六八]

    自从魏璟睿走了之后, 周锦鱼便和魏华年时常拌嘴,日子过得平淡且有趣。

    在那之后,山谷中时常收到魏璟睿的飞鸽传信。

    那是他在渝寨送回来的, 周锦鱼心下觉得好笑,这小子果然去找那个阿婉姑娘了。

    魏璟睿说他此时在渝寨正在处理事情,信中只是提及了几句, 说是渝寨的老寨主去世,而阿婉是她唯一的女儿,上面有两个哥哥,渝寨的规矩,寨主之位传女不传男。

    魏璟睿来信说,原本应该继承寨主之位的阿婉,却因为几个旁支想趁机夺权,直接要“逼宫”,周锦鱼对魏璟睿的功夫还是放心的, 毕竟如今放眼整个天下, 他少有敌手。

    但渝寨的人善用蛊,周锦鱼却在看了信之后担心他被暗算, 于是提笔回信让他万事小心,一旦处理好了渝寨的事, 便可以和阿婉姑娘回谷里来。

    魏华年却在信上絮絮叨叨的嘱咐着, 天渐渐凉了,让魏璟睿记得多穿避寒衣物,让他记得按时吃饭, 要记得时常写信回来。

    在魏华年对魏璟睿的这件事上,周锦鱼算是彻底见识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

    魏璟睿的回信很快便传了回来,只有一行漂亮的小字:儿子很好,勿念。

    周锦鱼拿着信给魏华年看:“看吧,我就说他不会有事吧。”

    魏华年却依旧担心他,周锦鱼便分析道:“按照他的性子,若是遇到什么难事儿,肯定会提前溜回来的,他既然肯在那里留下来,就说明他一定能妥当处理这件事,你无须担心,凡事总要往好处想。”

    魏华年也只能如此安慰自己了,点了头道:“我去准备早饭。”

    周锦鱼拦下她,立刻乖乖的戴上小围裙,一边往柴房走,一边说道:“今天该我准备了,你歇着吧,昨儿去外面买了几两好茶,你先尝尝好不好喝,估计也能喝好一阵子了。”

    魏华年便烧了水,开始沏茶。

    其实周锦鱼还有一件事没说,她近几日外出去集市,有几个来集市上卖货的商人说,外面已经天下大乱了。

    因着天元皇帝施行严苛律法的缘故,天下间□□四起,到处都是扯旗子造反的。

    反抗军到处烧杀抢掠,也就是此地地处偏僻,且是个穷山僻壤,这才没有受到波及。

    周锦鱼对天元帝魏天临的印象,还停留在当时那个人前故作冷酷,群臣畏惧惶恐,但面对着她的时候,还会腆着脸笑向她问计的少年的印象。

    实在很难同商人口中,那个残暴不仁,动辄处死大臣,行为偏激激进的大晋皇帝联系起来。

    当年她在离开的时候,天元帝曾经向她提过一次,关于新政的事。

    周锦鱼当时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提醒他,凡事要循序渐进,不要想着一口吞个大胖子。

    她只是根据自己对于历朝历代变法的理解,告诉他变法实行新政之事不能操之过急。

    当年天元帝对她的回答只是一笑置之,说:“朕会好好考虑周卿的话。”

    如今看来,天元帝当时显然没有认可她。

    他终究还是施行了新政,终究还是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民怨四起。

    民怨一起,那边意味着,天下要乱。

    周锦鱼却想不到,这场□□竟然会来的这样迅速。

    没一会儿,魏华年已经做好了早饭,是一盘热好的小包子,还有一小盆粥端上来。

    如今是冬日里,蒸好的包子放在外面,在冷空气的影响下也不会变质,等需要的时候直接从外面拿进来,放到锅里热就好了。

    对于早饭,周锦鱼和魏华年的态度一样,早饭很重要,绝对不能马虎。

    周锦鱼有些心不在焉的喝了两碗粥,又吃了两个小包子,她就有些饱了。

    魏华年放下手中的筷子,看着对面的周锦鱼,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如何心神不定?”

    周锦鱼忍了忍,终究没把在外面听来的消息告诉她。

    毕竟,魏天临无论做了什么,他始终是魏华年一母同胞的兄弟。

    她这个当长姐的,知道了自家兄弟忽然犯了浑,把天下搞得民怨沸腾,那一定会伤心难过吧。

    周锦鱼原本打算着,要一直瞒下去的。

    毕竟,天元帝就算是被民家起义军讨伐,朝廷有严仲禾在,严仲禾此人周锦鱼是知道的,此人除了脑子一根筋,只会“奉命行事”之外,在领兵作战上,确实是一把好手。

    这些年来,严家军驻守边塞,契丹再不敢来犯。

    严家的儿郎们各个都是英雄,忠君爱国,顶天立地,颇受百姓爱戴以及天元帝信任。

    周锦鱼原本以为,反抗军很快便会被灭掉,然后,天元帝应该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继而开始扭转局面。

    然而,就在一个月之后的清晨,周锦鱼正在院子里浇花的时候,她收到了一封飞鸽传书,她原本以为,是魏璟睿送来的,于是满怀期待的打开来看。

    没想到,里面不是魏璟睿的家书,而是,长安传来的消息。

    那是周家如今的家主,周子牧写来的。

    上面说,反抗军已然攻入长安,开始在长安城大肆抢掠。

    而这次反抗军之所以能够顺利入城,是因为,守城的主将严浩大开城门,直接放反抗军首领赵海入城,赵海占了皇宫,天顺帝仓皇出逃,却死在了反抗军的刀下。

    而这次,放反抗军入城的长安城守城将领,名叫严浩,乃是严仲禾的嫡长子,如今严家的世子。

    周锦鱼万想不到,严家的人会反。

    信上还说,如今周家上下已然全部离京,随着城中部分流亡的百姓一起,逃亡蜀地。

    周锦鱼捏着那封信,心中惶恐不安,她继续往下看,却看到了一句让她几乎站不稳的消息。

    说反抗军攻入了周家,反抗军的头目之一,冯蔚之,命人乱刀砍杀了柳氏,她的阿娘。

    周锦鱼脑子,忽然嗡的一声,一口鲜红的液体,直接从口腔里不受抑制的喷溅了出来。

    魏华年进房的时候,便看到了周锦鱼这副悲痛欲绝的样子。

    鲜红的液体喷溅到了那封泛黄的信纸上,魏华年手中的茶盏哐当一声,落在地上。

    她迅速扶稳了摇摇欲坠的周锦鱼,急声问道:“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

    周锦鱼颤抖着手,把那封家书递给魏华年。

    魏华年接过来,从上往下看完,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周锦鱼此时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这几年,她和魏华年隐居山野,周家人知道她和魏华年的隐居之所,周子牧也时常会飞鸽传书过来,对她们关切之心,尽在那一封封的信上。

    但柳氏却是鲜有来信。

    周锦鱼一开始还同魏华年抱怨过,说:“为什么阿娘就不肯给我来一封信来,说一些她念着我的话。”

    魏华年只是笑着宽慰她:“既然娘不肯来信,你给她写不就是了。”

    每当这时候,周锦鱼都赌气说:“不写!她都不在乎我,我给她写信做什么。”

    周锦鱼甚至很是混账的觉得,这些年来,她在周家,柳氏一直都偏心周玲儿他们。

    而她这个亲生女儿,却不受重视。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周锦鱼开始渐渐想开了,柳氏在周家,也有她的难处。

    但兴许是习惯使然,周锦鱼在给周家的回信上,从来也不怎么提起柳氏。

    而柳氏也像是在跟她赌气一般,也不会给她亲笔写信。

    终于有一日,周锦鱼总算是收到了柳氏的来信,信上却对她只字不提。

    只是说,玲儿姐生了个大胖小子,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

    周锦鱼在那些字迹上,都能感受到柳氏的欣喜。

    周锦鱼虽然为玲儿姐生了儿子高兴,但却因为柳氏对她依旧不闻不问,她心中原本平淡下去的那一丝怨气,又开始若有若无的开始堵在了心口。

    可如今,那个人,怎么就没了呢?

    那个对她动不动就动鞭子,那个受了大半辈子的苦,把所有的一切,都默默的埋在心里,无论受多少苦楚,都咬紧牙关扛过去的坚强的女人,怎么就没了呢?

    周锦鱼捂着心口,实在痛的厉害。

    胸口上就像破了个再也无法弥补的大洞,撕裂着,叫嚣着,埋怨着。

    魏华年被她这副样子慌了神,慌乱的把她抱在怀里,轻轻的拍着她的背,低声安抚:“别怕……乖,不要怕,你还有我。”

    周锦鱼呆滞的抬起头 ,看着魏华年,喃喃的说道:“我再也没有阿娘了,我以后,再也没有阿娘了。”

    魏华年只是抱着她,低声说:“我知道。”

    周锦鱼放声大哭。

    胸口剧烈的起伏上,几乎喘不上起来。

    她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在那个偏心的女人离开之前,跟她好好的说说话。

    就算见不到面,多写几封信,也是好的。

    可是,她没有。

    她没有啊!

    周锦鱼推开魏华年,她来到床头,在枕头底下,把柳氏给她写的那几封信找了出来,她其实一直都好好的收着。

    直到此刻,她才想明白。

    原来,她往日里对柳氏的那些,不是怨恨。

    而是觉得,阿娘啊,我才是你的亲生女儿。

    你为何,就不能表现的多爱我一些呢?

    她多渴望着,柳氏能够对她公平些,如果柳氏对她,能够像对待玲姐儿那般,生病的时候守在床前,难过的时候抱着她好言相哄,她又何至于同柳氏怄气怄了那么多年。

    她其实,一直都是嫉妒玲姐儿了。

    因为,玲姐儿,抢了自己的阿娘。

    抢了自己唯一的阿娘。

    可如今,阿娘却不在了。

    庆鱼年:[二更]

    周子牧的来信上说,让周锦鱼万事小心,如今反抗军气势正盛,如今长安城早已经乱做一团,百姓能逃的全都逃走了。

    而没有能力逃走的,只能等待着反抗军的任意抢杀。

    周子牧的意思,是如今天下大乱,他让周锦鱼千万不要离开这里,保命要紧。

    而周锦鱼所处的位置,却要比蜀地还要往南,中间隔着数座城池,周子牧带着周家逃亡蜀地其实是最明智的选择。

    蜀地多山,占据天险,蜀地太守可以根据天然优势加以防守,只要严守,反抗军若想拿下蜀地,怕是也要损兵折将。

    当天晌午,周锦鱼便已然换上了一身劲装,她去村子里买了一匹马,并没有带任何行礼,只是让魏华年给她准备了些易于存放的饼子,起身前往长安。

    此地距离长安,路途遥远,周锦鱼就算什么都不带,就算她此时一心复仇,却也是不能在到了长安城之前饿死。

    周锦鱼离开山谷的时候,魏华年一路把她送到了村子口。

    魏华年原本是要同她一起去的,但周锦鱼却直接拒绝说:“留下来吧,你会成为我的累赘。”

    魏华年心里清楚,周锦鱼这么说,是不想她跟着她,一块去长安身陷险地。

    魏华年点了头应了,千言万语只剩了一句话:“万事小心。”

    周锦鱼点了头,她眼中的悲痛之色已经被决然所掩盖,沉声道:“放心。”

    周锦鱼飞身一跃,跳上了马背。

    她转身欲走,却听魏华年忽然提高音调,喊了一声:“周锦鱼,你一定要回来,我等你回家。”

    周锦鱼身形一顿,她没有应声,只是扬起了马鞭,大喊了一声:“驾!”

    马儿已然绝尘而去,魏华年站在村口,默然良久。

    直到那人已经消失在道路的尽头,她才回了谷里的小栅栏院子里。

    她想了想,依旧觉得不放心,于是回了房中,写了一封信,绑在了信鸽腿上,在窗户边,把信鸽放飞了出去。

    她又重新来到了院子里,院子里的花,开的正盛。

    周锦鱼为了讨她欢心,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可以在冬日里开的这般旺盛的花来。

    此时,冬日的暖阳直直的照到院子里,却依旧吹不散她身上彻骨的寒。

    周锦鱼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第十日赶到了长安城。

    她在半路上换了数匹马,因着战乱的缘故,马匹也是水涨船高,坐地起价。

    好在,周锦鱼在临走的时候,魏华年提前往她身上放了银票。

    长安城此时已然变成了一座颓城,守城的将领早已经换成了反抗军的人。

    周锦鱼趁着守城的反抗军换值的时候,潜入了长安城。

    街道上空无一人,两侧的店铺早就关了门,一派的萧索。

    没走几步,便是一滩早已经干掉的血污。

    长安城的百姓们在她到来之前,遭遇了什么,可以想象。

    把长安城的百姓当做蝼蚁一般,任意宰杀,这才是真正的人间地狱。

    周锦鱼孤身一人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有个孩子听到了动静,打开了窗户,从二楼往下看。

    周锦鱼一抬头,是个眼中带着惊恐畏惧的孩子,在看到周锦鱼后,十分惧怕的打了个哆嗦。

    周锦鱼想了想,十分友好的同他一笑。

    那孩子却是直接“哐当”一声,把窗关了。

    而此时,就在不远处,有几个反抗军在街道上走着,他们身上的铠甲早已经卸了去,头上却戴着银盔,不伦不类。

    周锦鱼一个闪身,躲在了一户人家门前的石狮子后面。

    反抗军骂骂咧咧,踹开了他们面前一户富户的高门,里面有个管家打扮的老者畏惧的跪了下来,不停的求饶:“军爷饶命,我家老爷已经走了,家中没有值钱的东西了。”

    反抗军狞笑着,看老头求饶的姿态显然是开心极了,仿佛是在看一只蝼蚁。

    蝼蚁么,可不就是随意碾死的么。

    于是,手起,刀落。

    一颗圆滚滚的人头落地。

    反抗军大摇大摆的走进了那户富户家里,红漆木门就那么大敞着,肆无忌惮。

    周锦鱼的脸早已经冷若寒冰,眼中杀意明显。

    但她却强行忍了下去。

    她此次来长安,绝对不能事先暴露。

    于是,她纵身一跃,上了房顶。

    周锦鱼轻功极好,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便已然来到了一户人家的房上。

    此时天快要黑了,她一直躲在上面等着,等天色暗下来,她才从房顶上跳下来,落到了院子南的井边。

    这里是后院,她已然在房顶上观察过了,后院没有守卫,只有后院的门口才有一对士兵来回巡逻。

    看士兵身上的装束,不是反抗军。

    这里正是严仲禾的大将军府。

    只是,让周锦鱼诧异的是,在严仲禾的长子严浩降了反抗军之后,反抗军竟然没有收编严家军,大将军府的守卫竟然还保留着大晋士兵的装扮。

    周锦鱼知道,严仲禾正在房内。

    在天黑的时候,有下人来给严仲禾送饭,严仲禾曾经打开过一次房门。

    周锦鱼看到了那张已然苍老了不少的熟悉的面孔,正是严仲禾本人。

    周锦鱼还未敲门,里面便传来了声音:“进来吧。”

    周锦鱼身形一顿,推开了房门。

    而那位昔日的大将军,此时正坐在桌前,一手拿着筷子,一手端着碗,在大口的往嘴里塞着饭。

    周锦鱼在他面前坐了下来,也不客气,直接抓起了盘里的一只鸡腿,拿到嘴边啃了起来。

    严仲禾见状,反而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看着周锦鱼。

    周锦鱼几口便吃完了,笑看着严仲禾道:“严将军,别来无恙吧?”

    严仲禾顿了顿,说道:“一切都好,劳驸马爷惦念。”

    此时的他,除了一双眼依旧凌厉之外,其余的都让周锦鱼觉得,这人如何苍老的这般快?

    周锦鱼此时的模样,同当年并没有多少区别,只是言谈之间多了几分沉稳和淡然。

    而严仲禾却不一样,他这些年远在边塞驻守,边塞环境恶劣,以至于让他瞬间苍老了许多。

    周锦鱼看着对面的严仲禾,带着些笑意问道:“被天下人当做叛逆反贼的感觉,如何?”

    严仲禾却笑的坦然,回答说:“很不好。”

    他们两个一问一答,态度皆是从容的很,仿佛他们之间谈论的并不是一件什么要紧事,无关紧要一般。

    周锦鱼点了下头:“可惜了,你严将军忠义了一辈子,却晚节不保,身为你昔日的旧友,我很是为你感到惋惜。”

    严仲禾摇了摇头:“没什么值得惋惜的,如今我不用操心军务,一日三餐皆有人按时送来,日子过得也算是快活自在。”

    周锦鱼嘴角含笑,眼中却是冷了几分,问他:“将军还记得,您当年对我说过的话么?”

    严仲禾听了这话,忽然沉默了。

    他很是苦恼的低下头,似是自言自语:“便是记得又如何?我如今被软禁在府中,宛若一个废人。”

    周锦鱼很是平静的道:“我只问你,你还记得当年,你同我说过什么。”

    周锦鱼见他不答,笑了笑,说道:“你当年对我说,严家军,忠君爱国,永不判晋。”

    严仲禾身子猛然一顿,他紧紧的握起了拳来,似乎在压抑着什么。

    他就算方才掩饰的再好,装的再从容,在这一刻,他所有的掩饰仿佛被周锦鱼的一句“忠君爱国”所击溃。

    良久,严仲禾双目已然微微泛红,他盯着周锦鱼,却很是冷静的说道:“这些年来,陛下忌惮我如虎,严家军早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严家军了,军饷被陛下一再消减。我去同反抗军作战,军饷短缺,军粮迟缓,他到底是想借助我剿灭反抗军,还是想借助反抗军剿灭我严仲禾?”

    周锦鱼几乎可以想象的到,这几句话背后的,所传达的,多疑的帝王和不甘的将军之间的嫌隙是如何一步步的结成的。

    严仲禾道:“并非我严仲禾背弃当日的誓言,而是陛下背信在先。”

    周锦鱼点了头,道:“我若是你,兴许,也会生气。”

    严仲禾却忽然苦笑一声,摇头:“不,不是的,就算陛下如此待我,我仍旧会效忠于他。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他若是想收了我的兵权,摘了我的脑袋,直接下旨便是,完全不需要用这种迂回的法子。”

    “为将者,死在战场上,是荣耀。”

    “死在阴谋算计里,是耻辱。”

    严仲禾一句一顿,掷地有声。

    周锦鱼看着眼前这位年迈的将军,顿时肃然起敬。

    虽然他对天元帝的忠诚,让周锦鱼觉得像是愚忠。

    但他的这份忠诚,何尝不是对于身为军人身份的忠诚?

    与其说他是忠于帝王,倒不如说,他是忠于自己身为军人的荣耀。

    周锦鱼顿了顿,还是问了出来:“所以,严世子才放反抗军入长安城?并且把您软禁起来?”

    严仲禾长出了一口气:“是的。”

    周锦鱼道:“严世子放反抗军入城,原本是为了给您出一气,对吧?”

    严仲禾道:“是,浩儿的初衷,是这样的。”

    周锦鱼点了头,继续道:“我理解严世子的做法,如果我是他,有人要杀我敬重的父亲,那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严仲禾苦笑一声,道:“只是他没料到,事情会往他控制不住的地方发展,反抗军入了长安之后,直接攻入皇宫,陛下身死叛军刀下,长安百姓死伤无数,流离失所。我们父子,成了彻头彻尾的罪人,成了天下的罪人。”

    周锦鱼看着对面的严仲禾,沉声说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严仲禾一愣,看着周锦鱼,仿佛是在抓住救赎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还有办法么?”

    周锦鱼并未回答,只是问道:“严家军,你所能调动的军力,还有多少?”

    严仲禾想了想,回道:“四万。”

    周锦鱼勾着嘴角一笑:“足够了。”

    20190601/稿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是六一嘛竟然?

    想剧情想的都忘了qaq

    呜呜呜我好感动,在你们心里我竟然还是个宝宝……

    开心了。

    今天继续二十个红包鸭。

    我果然没有成功完结……

    我就知道,每次说要完结,总会完结不了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