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如淋清风喜不自胜 > 第138章 前程往事

第138章 前程往事

笔趣阁 www.bqgx.cc,最快更新如淋清风喜不自胜 !

    清风能理解不代表能接受,像贾家也是娇养姑娘,最后贾家的姑娘也美一个是好的,最好的探春也远嫁了。这就是古代闺阁女子的命,她从小就被家里家外的庶出羡慕,说她命好的有说她姨娘狐媚的有。

    甚至还有很多的不好听的酸言酸语,小时候她还可以天真的觉得齐国公是她亲爹对她好是应该的,长大了看着自己姐姐出嫁,看着齐家娶媳妇,才知道互带士族只有永远的利益。

    清风知道是自己较劲了,不管什么样的社会都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清风不在多想笑着跟公主聊天。

    清风想通后就一直过着万年如一日的闺阁小日子,清风的日子依旧有人却不太平了。三房的姑娘们都回去后,三房也穿出喜讯李氏有喜了。

    清风想着自己终于不是家里最小的,以后有了这个孩子家里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她身上,清风甚至想要是个女儿就好了,李氏的孩子也算嫡女以后有她打前站,即使她们差了十几岁。就凭李氏的聪明她也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吃亏,有她的女儿做垫底三房其她的姑娘没准会有个好结果。

    清风的愿望是好的,现实往往就是不往你想的地方走。三房的好消息传来没过三个月李氏小产了,齐家三爷人到中年三个兄弟里就他的后院传来好消息,他正高兴得意准备等着在做爹可还没高兴多久孩子就没了气的不轻。

    至从李氏小产西府就天天有人传内外宅没一天消停的,就连大管事陈全都受过责备。陈全是三太太的陪房从三太太嫁到齐家就管着三房内外事,一直到分家三房单过就做了西府的总管事。

    三太太被关李氏进门陈全就觉得自己的位置怕是做不长,也没以前那么上心,三太太管家的时候陈全改帮着三房节省银钱。

    就是三爷去账房支银子都要禀过三太太账房才敢给三爷银子,如今不要说三爷了只要是主子有说头又按规律来的,谁都能去账房支银子,时日久了账房入不敷出自然银子越来越少。

    李氏小产查了一圈,三爷甚至连三太太都没放过,查到最后既然是李氏为了银子与下人置气导致的气的三爷几天没合眼。

    就算三爷把陈全换了问题依旧存在,三爷也不是完全的灯笼货自然也知道,大管事不是那么好换的。最后只能把这气撒在仆妇身上,李氏的人让三爷罚的罚卖的卖李氏又在坐月子惊动不得。等李氏出了月子才知道自己好不容易换上的心腹少了一半气的不轻,使起小性子不给三爷好脸色。

    三爷也是有脾气的,既然李氏冷着他,他就去小妾屋里。三爷的庶女那么多可想他的通房也不少,以前有三太太管着通房依旧是通房。

    现如今三房都没正经的太太管事,李氏不过是个二房,还是个不受宠的二房当然管不到三爷屋里。这不没了缰绳三爷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气儿把以前有儿女的通房都抬了姨娘至此三爷的姨娘也赶上一支排球队了。

    太夫人见三房乱着也也就一笑而过,林嬷嬷却担心三房出事又牵连到太夫人委婉道:“太夫人,三爷好歹是您屋里大的,您就是在生气也不能看着儿子购物阿狸乱成一团啊!”

    太夫人看着清风的绣活泛:“三房乱不乱跟我有什么关系,老三有个有本事的姨娘,能哄着老爷子黑他置房置地难道就没本事教儿子守住这些钱财?

    我老了现在自家儿子媳妇都不来烦我,也不累我这把老骨头,我享福改来不及管他做什么?以前陈氏虽然眼界小好歹会持家,这个是正儿八经的嫡出就是命不好,老三自己不是挺满意的吗?

    都分家了,我就只管自家像老大家的虽有些拿大但不自作聪明,对我也是真心敬着我管管改有理。老三可从来没真心对我这嫡母过,心心恋恋的是他姨娘。老大黑自己姨娘建祠害禀我一声,老三见了一声不响祠堂建好了都供奉上他那能干的姨娘了,才想着来跟我这嫡母禀告。

    说的好听是禀告不好听就是知会我一声,那意思是我们分家了,我要光明正大孝敬我亲娘。他有爹有娘还要我做什么,以后有他亲娘在天上保佑他自然事事顺心。”

    林嬷嬷尴尬的笑道:“太夫人,这都多久以前的事儿了,您怎么改放心上?都说人死如灯灭那姨娘都没多久了,您不是早跟老爷子说开了吗?”

    太夫人道:“我跟老爷子说开了?呵呵你跟了我一辈子不知道我什么性子吗?当年的局面我不跟他说开和好他就能把爵位给老三,为了给老三承爵的身份他说那贱人是他表妹不是吗?

    七拐八绕的亲戚,爹娘谁都不知道就成齐国公的表妹了,呵呵我也是开眼了。要不是老大的姨娘,现在他那好姨娘就躺齐家祖坟理跟老爷子一起享受子孙的香火了吧!

    我这人一向记恩同样记仇,当初曾太夫人收留了一个祸害,没差点害死我们母子如今我同样给老三收一个,我到要看看老爷子在天上,干瞪眼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败光家产卖女求荣的样子,你说它能不能气的从坟里跳出来。诶?我们猜猜老爷子我是知道,他心爱的女人生了个败家子是教训儿子还是教训我?”

    林嬷嬷但:“都过去了,如今您才是齐国公府的太夫人,国公爷才是齐家正经的嫡房嫡支,您跟死人叫什么劲?”

    太夫人却道:“过去了?真的过去了吗?东大街的铺子还在老三手里,那个是母亲怕我陪嫁少了齐家瞧不起典当了嫁妆买了给我做陪嫁,老爷子倒是大方一千两银子就让卖给了齐家,最后到了老三手里。

    没关系,齐正飏欠我的我会从他儿子手里一点点拿回来的。京郊庄子怎么样了,到林才名下了吧!过段时间把地契拿了到牙行过户。

    老三家的东西就算收回来了也不回成为齐家的,那就黑清丫头好了。些丫头是个懂事的,又会经营相信给她要不了两年就能扩一倍,看着她过好了帮衬远哥儿毅哥儿我也高兴。

    齐家这些本来是我的东西让老爷子拿去便宜那贱货儿子的,我都会收回来给我的子孙。到时候去了地底下我也要让那破落户知道,命长的才能笑到最后。”

    林嬷嬷犹豫道:“太夫人,十九姑娘只是个庶出,以后她的陪嫁多的这个庄子怎么说的过去?那庄子少说也是五百亩良田的庄子啊!又是在京郊,这样的庄子就是二姑娘也才两个。

    四姑娘远嫁她的嫁妆就是多些也才八千两,您这一给就是一个庄子这庄子少说也值两千两了,这早真是两年翻一倍,十九姑娘的嫁妆只怕要超过二姑娘了到时怎么跟夫人说。”

    太夫人冷笑:“我一个做婆婆的要给自己孙女多少嫁妆,用跟她交代?就算要交代也是明阳给他媳妇交代,你自己看大的孩子,你觉得要是清丫头嫁妆多了他会没办法交代?到时候只怕孙氏为了她娘家还会主动跟明阳说多给些。”